两会@教育 | 实现中职与普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责任编辑:吏学教育发布时间:2022-07-13
提案中建议,调整完善我国“普职分流政策”,从“刚性分流”转向“柔性分流”;淡化普职的区别,模糊分流的概念,从“普职二轨分流”转向高中阶段教育多类型发展,实现中职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双向流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转换通道。
以升学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偏离职业教育定位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职分流,且坚持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以下简称“普职分流政策”)。
提案指出,“普职分流政策”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等方面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时代发展变化,“普职分流政策”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适时调整完善这一政策,成为我国公共教育政策不得不做出的重大抉择。
提案认为,目前,我国“普职分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普职分流政策”已成为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提案指出,“普职分流政策”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进入中职学校,而职业教育上升通道的不畅通,意味着进入中职学校而非普通高中就失去了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这导致高考的竞争压力进一步下移到初中甚至小学,已成为增加学生负担、引起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
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已从就业教育为主转向以升学教育为主。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不少中职学校都以升学为取向。有的中职学校学生升学率近90%,就业率不到10%。我们在西部某省调研时发现,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的人数非常少,有的中职学校学生100%升学。”提案认为,当前这种以升学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定位。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1世界就业趋势》认为,青年就业所需技能包括基础能力、数字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促进青年就业首先要使青年尽最大可能接受最高层级与高品质的教育。”提案指出,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化的背景下,拥有高等教育背景已经成为很多职业的基本要求,只有中等职业学历,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联系客服详细了解,咨询电话:18216026475 ,咨询QQ: